南京工业大学董晓臣教授、邵进军副教授研究团队与西南大学许志刚副教授合作,提出一种新型I型光敏剂设计策略,制备得到一种可高效产生超氧自由基的aza-BODIPY基纳米光敏剂,并研究了其乏氧肿瘤治疗性能。
Small:通过仅一条DNA链组装功能化的DNA微粒
发光与实时分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南大学)、西南大学药学院左华课题组与美国普渡大学毛诚德课题组合作,通过仅一条DNA链,组装DNA微粒(DNAμPs),实现DNA生物材料的各种功能化。
Physica Status Solidi-Rapid Research Letters: 碳酸铯扩散后弯曲钙钛矿能带-被忽视的界面现象
最近,西南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宋群梁课题组在研究p-i-n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碳酸铯(Cs2CO3)修饰电子传输层PCBM作用机理的过程中发现,在该结构中Cs2CO3起作用的原因并不是由于Cs2CO3改变了PCBM与Ag的接触,而是通过与钙钛矿层形成偶极子提升了器件中电子的提取能力从而实现性能的提高。
Advanced Electronic Materials: 空气湿度对TiOx 纳米薄膜调控—实现忆阻与负微分电阻效应室温稳定共存
西南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部宋群梁教授带领的团队以及其组员周广东博士利用55 nm致密型TiOx薄膜首次实现了二者室温稳定共存。他们利用溶胶-凝胶法在F-掺杂SnO2导电玻璃(FTO)衬底上以55 nm 致密型TiOx为功能层,Ag为上电极制备了Ag|TiOx|FTO结构的忆阻单元。
纳米多孔阳极材料增强微生物燃料电池新进展
西南大学洁净能源与先进材料研究院李长明教授研究团队他们通过高温碳化一种细菌纤维素膜的生物材料获得具有多层次孔结构的三维碳纳米纤维材料,并且通过改变碳化温度精细地调节了该材料的纳米孔结构。
供活细胞直接生长的自支撑传感膜
西南大学洁净能源与先进材料研究院李长明教授及其研究团队与美国凯斯西储大学戴黎明教授合作,在提高活细胞释放生物小分子检测灵敏度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
催化剂核壳结构能大幅度有效提高光电化学分解水的效率
西南大学洁净能源与先进材料研究院李长明教授及其研究团队在有效减少CdS/ZnO光电极中光生载流子的复合以提高光解水效率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他们利用材料原位合成方法,在ZnO纳米线阵列表面制备出分布均匀的Au@CdS核壳结构纳米粒子,巧妙地构建了具有核壳结构的Au@CdS-ZnO光电极,并实验证明该核壳结构有效提高了光电化学分解水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