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EY开放获取(OA)旗舰期刊Small Science近日发表了来自东京大学丸山茂夫(Shigeo Maruyama)教授的关于一维范德华异质结纳米管的展望文章。
金属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增强光电催化的作用机制研究取得进展
来自中国和新加坡的科学家们结合实验和理论模拟研究了金属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在TiO2-Au体系中的作用机制,为发展新型的光电器件提供了新的认识。
超长二氧化钛纳米管:高倍率超长循环寿命储能材料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Chen Xiaodong教授课题组在传统水热反应中加入机械力搅拌,成功合成长度达几十微米的钛酸盐纳米管,这比通过传统水热法合成的纳米管长度增加大约100倍。
纳米管材料性能已接近最强的合成纤维
在最近发表在Macromolecular Materials and Engineering的论文中,Minus提出了一种用于制造超强纤维的可调工艺过程,这种超强纤维的性能堪与业内最强的纤维相比。
用于锂硫电池的含单壁碳纳米管/硫纳米复合正极材料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张强教授的研究组在实现碳纳米管宏量制备的基础上,采用流化床法批量制备的单壁碳纳米管做为硫正极的结构助剂,制备了用于锂硫电池的含单壁碳纳米管-硫同轴纳米线的复合正极材料。
模板法制备双金属氧化物纳米管
金属氧化物纳米管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形貌,以及在工业中的潜在应用价值,引起了科研工作者的特别关注。在诸多合成方法中,模板法制备纳米管是最有效、最常用的一种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