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信电学院徐明生教授及其研究团队在性能优异的紫外光电探测器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其研究团队设计了一种新颖的溶液法来合成表面平整的二维碘化铅(PbI2)材料,并以原子层的碘化铅为基础,加工出高性能的光电探测器。
新型二维层状碘化铅钙钛矿铁电体
东南大学游雨蒙教授课题组利用氟改性的设计策略,通过改进非铁电的碘化铅钙钛矿,获得了一种新型的二维氟代层状杂化钙钛矿材料(4,4-difluorocyclohexylammonium)2PbI4,并且证实了它的铁电性。
基于原子级厚度碘化铅晶体的界面能带工程
南京工业大学的王琳团队通用溶液法制备的高质量碘化铅与过渡金属硫化物(TMDs)结合,构建出了不同类型的异质结,从而使不同TMD材料出现迥异的发光性能变化。
Solar RRL: 双面碘化铅钝化钙钛矿可实现22%稳定转换效率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的赵清教授课题组在之前发展的籽晶诱导的两步法的基础上,进行了系统的界面优化,分别通过控制有机胺盐(NH2CHNH2I/CH3NH3Br)在碘化铅(PbI2)上的反应深度,钙钛矿后续的分解程度,以及钙钛矿表面的溶剂处理,实现了钙钛矿薄膜的顶部、底部以及晶界处PbI2的形成这一系列的钝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