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黄飞与应磊研究团队通过将两种含硅氧烷侧链的宽带隙共轭聚合物给体材料整合到一个体系中,进行优势互补,与传统聚合物受体N2200匹配,所构筑的三元全聚合物电池在很宽的共混比例范围内均能实现超过76%的填充因子,且最优比例器件在350 nm厚膜器件中仍能实现9.17%的效率,该体系最终实现了在820 nm时接近6%的器件性能,是迄今公开报道的厚膜(>200 nm)全聚合物太阳电池的最高效率。
站在最前沿与MaterialsViewsChina.com一起关注世界最新的材料科学信息!
检索化学名称、InChl、InChl key、名义质量或者分子式(Hill次序).
Writing Scientific Research Articles: Strategy and Steps —《科研论文写作:策略与步骤》由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The University of Adelaide)的兼职高级讲师 Margaret Cargill和客座研究员 Patrick O’Connor 博士联合撰写,由Wiley进行出版,点击以下此处免费下载该书精简版。
Copyright © 2022 · News Child Theme on Genesis Framework · WordPress ·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