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孙学良教授课题组博士生赵斐鹏等用锡(Sn)部分替换了硫银锗矿型Li6PS5I(LPSI)硫化物中的磷(P)制备了新型的硫化物电解质:LPSI-20Sn。该电解质集高锂离子电导率,良好的空气稳定性,优异的锂金属兼容性于一身,被成功地运用到高性能全固态锂金属电池中。
Small: Ti基氧化物用于先进电化学储能器件的综述
哈尔滨工业大学尹鸽平教授团队与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孙学良教授团队合作,详细总结钛基氧化物在先进电化学储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挑战和最新研究进展。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 基于LixSiSy保护层的空气稳定、无锂枝晶的锂负极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孙学良课题组通过溶液法原位在锂片上生成空气稳定的LixSiSy保护层,能够有效抑制Li3PS4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与锂片之间的副反应,在循环过程中没有锂枝晶产生。基于同步辐射的高能X射线光电子能谱深入分析证明了LixSiSy保护层内不同组分的分布。原位形成的具有高离子导电性、低电子电导率的LixSiSy保护层提供了防止在全固态Li金属电池中形成Li枝晶的有效方法。
Small Methods: 硫化物基全固态锂离子电池的界面纳米结构设计
近年来,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孙学良教授课题组利用原子层沉积技术(ALD)和分子层沉积技术(MLD)的独特优势来解决固态电池中的界面挑战,在此工作中,作者通过合理地设计氧化物正极材料与硫化物电解质界面之间的纳米结构——双层核壳界面结构,消除了硫化物基固态锂离子电池充放电曲线之间的的极化,提高了正极材料的的利用率, 实现了高倍率性能。
Small Methods: 用于高性能金属锂负极的不堆叠碳纳米微结构
近期,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孙学良教授与大连理工大学邱介山教授课题组合作,制备了具有不堆叠特性的三维碳纳米微结构,将其作为金属锂骨架有效缓解了锂金属电极的体积形变,并提高了电池的库伦效率和循环稳定性。
Small Methods: 聚合物凝胶电解质助力超长寿命准固态锂空气电池
近期,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孙学良教授课题组将先进的空气电极与聚合物凝胶电解质结合,实现了超长寿命的锂空气电池。
Small Methods: 同步辐射X射线吸收谱、衍射、以及微区成像技术在锂二次电池中的应用
近日,通过对于近几年相关开创性结果的分析,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孙学良院士团队、T.K. Sham(岑俊江)院士团队以及美国先进光子源APS的Tianpin Wu博士合作以综述文章形式总结了同步辐射X射线吸收谱、衍射、以及微区成像技术在锂二次电池中的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
Small Methods: 分子层沉积技术制备强健的锂金属保护层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孙学良院士团队和美国通用汽车Mei Cai博士团队合作,利用先进的分子层沉积技术(MLD)制备了新型铝基有机无机复合薄膜(alucone)作为锂金属负极的保护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