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化工大学刘惠玉教授团队受邀对光响应纳米酶进行了总结和探讨,相关综述发表在VIEW上(DOI:10.1002/VIW.20200045)。该综述涵盖了光响应纳米酶的机理,活性调节策略以及生物医学应用进展,并且指出了目前光响应纳米酶面向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前景。这篇综述将为纳米酶的设计及应用拓展提供一定的指导。
硫化铟(In2S3)——具有宽谱响应光电探测性能的新型二维材料
2017年09月15日 by
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翟天佑教授课题组首次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在限域空间内成功获得了一种新型的高质量二维III-VI族半导体——硫化铟(In2S3),通过控制限域空间的大小,实现了In2S3二维材料大小、厚度及形貌的可控合成,基于In2S3二维材料的光电探测器件展现了优异的宽谱光响应性能。
介孔竹炭纳米颗粒作为一种新型近红外光响应的药物载体在热疗/化疗协同治疗以及光声成像的应用
2016年07月22日 by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赵宇亮研究员及其团队利用生物相容性好且价格低廉的天然多孔碳材料-竹炭作为原料,通过简单的物理破碎方法得到了竹炭纳米颗粒。
有机/无机异质器件取得新进展:高效二维p-n结
2015年09月21日 by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刘政博士课题组开发出基于二维材料的新型有机无机复合p-n结器件。此器件的n型材料为典型的无机二维材料硫化钼,p型材料为机晶体红荧烯(rubrene),两者的最高载流子迁移率都以达40cm2/Vs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