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具有高的生物组织穿透深度的近红外光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种生物成像中。相比于可见光(450-650 nm)与近红外一区光(650-950 nm,NIR-I),近红外二区光(950-1700 nm,NIR-II)在生物组织内的受到的吸收和散射更小,且生物组织的背景荧光更弱。这使得基于NIR-II区的生物成像技术备受关注。其中,相比于其它成像技术,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具有无损、成像深度大、以及成像分辨率高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诊断和研究。然而,由于生物组织的折射率差别较小,使得OCT成像质量的对比度较低,限制了其成像灵敏度。提升OCT成像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是添加具有高光散射截面的外源造影剂。等离激元(Surface Plasmon:SP)金属纳米结构处于共振激发时,表现出极高的光散射截面,该特点使其成为了备受关注的NIR-II区OCT造影剂。目前,用于NIR-II区OCT造影剂的SP纳米结构主要以金纳米结构为主(如金纳米棒、金纳米壳、金三角板、金纳米环和金纳米双锥等)。与同尺寸的金纳米结构相比,银纳米结构具有更窄的SP共振峰宽和更高的光散射截面,使其在做为OCT成像造影剂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然而,目前已有的银纳米结构的SP共振峰位很难调节至NIR-II区。另一方面,银纳米结构的细胞毒性和不稳定性,更是限制了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