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俞书宏教授领导的课题组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科学学院丁航教授领导的研究组合作,在清理回收水面浮油装置的设计及应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以“Pumping through porous hydrophobic/oleophilic materials: an alternative technology for oil spill remediation”为题刊登在《德国应用化学》期刊上(Angew. Chem.-Int. Ed. 2014, 53(14), 3612-3616),并被该刊选为“Hot Paper”。
利用“石墨烯海绵”制作人造电子皮肤
2013年10月16日 By 请评论
随着人工智能材料的快速发展,人造电子皮肤作为仿生机器人的关键部件受到广泛的关注。该研究工作将向研发柔性可伸缩变形、高压力敏感性的超薄传感器发展,并逐步实现集对压力、温度、湿度、酸碱度、光、电、磁敏感为一体的超薄人造电子皮肤,使未来的机器人可以像人类一样感受到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